查看原文
其他

森林学校

小孩大院 小孩大院
2024-08-23

  壹  

关注森林学校已经一年了。去年夏天,要不是因为疫情要提前返沪,我已经带着牵牛去了。


当时就和学校项目合伙人说好了今年夏天一定会来。

春天里交了费用,算了算时间,和另一个阿纳果的营完美对接,预计会在云南待一个月,问妈妈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去玩儿,妈妈欣然同意,初夏买机票,订好了民宿。


  贰  


       入学第一天,我什么词儿也想不出来,就想扑在校园里高低起伏的草地上痛哭一场。

脑子里空空的,眼睛和耳朵里流动着各种可爱的信号,把心灌得满满的,这就是不需要过脑子,直击灵魂的校园。


我不喜欢自己总是有一颗需要飞速运转的大脑,大脑太过强势,很多时候压制了心的感受,但是在这里,大脑什么的扔了扔了,只需要用我的脚底板去生活。



我离开校园的时候,牵牛脸上的笑就没掉下来过。后来每天都奔跑着去当“第一个上学的人”。



课程设置非常丰富,每天上午是蒙特梭利经典的自由工作时间。



下午是植物课、动物课、书法课、艺术课、瑜伽课,周五是徒步(徒步过程中会采菌子、摘野果、捡垃圾),请的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每周循环。



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默契几乎在瞬间就达成了。

比如院子里的跳跳床,老师规定最多同时容纳三个孩子,不管是五岁的小朋友还是九岁的大朋友,都能在瞬间调整人数,退出或加入,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商议。



我观摩过一次孩子们进食下午茶的样子。

八个年龄不一的小朋友志愿摆盘端菜,围坐好一圈,安静地吃着食物。

每个孩子都有定量,比如我看到的那天,一人一个鲜花饼,一瓶酸奶,一个芒果,两勺蓝莓五块甜瓜。

有的孩子不想吃,或者想多吃,就和其他孩子商量着重新分配。

“我想多吃一块甜瓜,谁愿意分给我?”

“我不想吃芒果,你们谁想吃可以拿走。”

非常安静、友善的进食环境。



那一刻真的为我的孩子身处其间而骄傲。


牵牛抓虫子的特长很快显露出来。先是孩子们受到感染,纷纷和千足虫成为了好朋友,然后是来接孩子的妈妈们,也瑟瑟发抖着接过了从孩子手里爬过来的千足虫。

有一次,有只千足虫还在牵牛手上留下了一小滴褐色的“便便”,也是非常珍贵的体验了。



后来的动物课上,她还专门模仿了千足虫。



“她比很多城市孩子与自然的链接要深。”老师说。

这是最打动我心的一句评价了。


和自然的链接不断,人就比较容易保持身与心的同频。而养育出“身心和谐”的孩子,是我作为母亲的最高理想。


每天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放学。

妈妈们也不想走,孩子们更是满院子疯玩。

每每要等到老师来催了,保安大叔来催了,我们才一脸羞赧地赶紧撤,暗自发誓明天一定不能成为延迟别人工作时长的“坏蛋”。



后来4个7-12岁班的孩子组成了“疯狂玩玩队”,他们有自己的秘密基地,用尖石子在大石头上画了好多火星文字水星图表。



有天早上送娃时,我才发现他们有个以水和泥为材料大工程已经进行到第三天了。

分工有序,俩负责挖坑,俩负责运水,运水的还是流水线式作业,且会轮岗。

这简直就是孩子自发的项目式学习!




我们在这里上了两周,其实第一天我就后悔时间报短了,希望它能继续开下去,我们明年见。


(在这一部分,大部分好看的照片都来自森林学校里那位带着渔夫帽梳着两条马尾辫的摄影师姑娘,感谢。)


  叁  


放学路上,一路绵延着大片的矢车菊和百日菊花海。
上一次涌起想死在花海里的念头,还是大学时和鱼妞去看郁金香。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浪漫着呢。


“下雨了”孩子们说。
“啊,明明没有呀。”
他们把隆起的手伸至我们头顶张开,“下花瓣雨喽!”他们嘻嘻地笑着。

妈妈们满头满脸姹紫嫣红的花瓣。可以沉醉一小会儿。

有时候不玩花海,就去玉米地探险,或者爬沟,或者玩碎石子。
总之,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在这样美的大自然里,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谈论美育。
孩子浸淫其中的双眼,天然懂得分辨什么是美。

  肆  


我们住在束河古镇。

十年前,我一个人旅行的时候来过这里。

那时候政府监管还没这么到位,宰客现象遍野,我也不知道怕的,和三个陌生人拼房间,在一个满是托儿的寺庙里揭露了一场卖中药的骗局,看到有人抽水烟,好家伙那么大的工具,好奇了也跑去吸一口被呛个半死,在拉市海坐船的时候遇到一队摄影的叔叔阿姨们,长枪短跑那是相当专业,他们说小姑娘你跟着我们深度游云南去吧!我们有车捎着你还给你拍照!我要不是已经买了返沪的机票,舍不得那几百块的退票费,还真就跟着他们走了。


这次选择束河,一是因为离学校近(开车20分钟),二是相比丽江古城要安静一些。
先去携程找民宿,看中的都得四五百一晚,连住也不优惠。就去爱彼迎,一眼看中一家有着500平公共活动区域的民宿——桃花坞,订了半个月的房间才2000多,还送早餐。


巧的是,老板的女儿也从上海去上森林学校,后来我们去的时候,发现对面还住着一个上海来的小男孩也是专门去上森林学校的,我连车子都不用租,就搭乘两位妈妈的车接送牵牛。


三个小朋友迅速成为了好朋友,三个妈妈也迅速成为了好朋友,一起约饭一起玩儿,初步约定明年暑假除了继续来森林学校,还要去大理租个房,参加溯溪营。

  伍  

我们在周末的时候,以及两个营地的间隙,去了很多好玩儿的地方。

没有去玩大热的玉龙雪山拉市海茶马古道,因为有老板娘带路,我们去了好多当地人喜欢但游客不是很多的地方。


白沙古镇,我们有幸看到老师现场写东巴文,我们看了很久,第一次这么直白地理解了“象形文字”。



镇上,三个加拿大男孩子卖自制冰棒,为了捐钱保护金丝猴。



玉湖,几乎没有游客,我们骑长长的马去看湖和牛群。



后来下雨了,就在玉湖村村口的小饭馆慢慢吃东西。

小姑娘用一片瓜子壳接雨玩儿。



雨一直不停,坐久了,我们就冒雨去看村里的洛克纪念馆,就像在看另一个星球的文明,而我们来自无知的地球。牵牛对着一副神话长卷看了很久很久。



有一个周末,开了很远的车去看洋芋花海。完全想象不到,当一种农作物连成片的时候,那般壮丽,令人震撼。



荒野之国是我很意外的一个地方,在云南,真的会遇到好多比梦想更天真的所在。而且这里不收孩子的门票,对于想要撒开脚丫去玩儿的小孩,它全然敞开自己的怀抱。

没有声光特效,没有小贩和气球,树屋、大片荒草和一大堆“破铜烂铁”,这样子的荒野之国,就是孩子们的最野乐园。




我们还专门去了白沙镇附近的马场骑了马,比上海便宜。

有一位从北京来做义工的小哥,一口头胸腹共鸣的京腔,两米的个子,给我们介绍了不少马术知识。

从老板到义工,表情郑重其事,眼睛总是看向马场,“我们骑一匹马,也要对这匹马负责。”傈僳族的教练说。

“你往马上一坐,都不需要动,那马就能掂量出你是老手新手,真正的骑马高手几乎没有动作,马却能感知到。”

让我想起大音希声。



  陆  

结束森林学校的学习后,我们去了沙溪古镇。
从丽江包车过去,要六百块左右,我觉得贵,查了查路线,从丽江客运站坐巴士到达剑川县客运站,然后再包车,三个人不到两百,用时两小时,一路都挺顺。

这次订的家庭套房(小野家)在一楼,前后门通向前后两个院子。纱门一拉,雨声里树叶花草森然。

我和妈妈说:真像小时候的家。



早餐有房东用院子里落下的李子做的果酱,是我和牵牛吃过的最美味的果酱。房东说,明年多做点,给我寄一瓶,不然那掉落的一地可惜了。


开小三轮接送我们的白族姑娘家的亲戚恰好在办满月宴,她带我们去吃。她说给个四五十块意思一下就行,我没零钱给了一百块,房东很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这道腌辣鱼滋味真是惊艳,红鲜鲜的辣椒面一扒开,露出白嫩瓷实的鱼肉,非常下饭。



我们逗留在古镇里的时候,恰好一日下雨,一日天晴。

“你喜欢昨天雨中的景色还是今天晴天的景象?”我问牵牛。

“我就喜欢现在的样子。下雨天风吹着雨丝打在脸上很舒服,晴天天空很蓝很美丽。”

“我就喜欢现在的样子”——小牵牛,妈妈真有点羡慕你随时随地安住在当下的本事。



有一个下午,懒得回民宿,就找了家咖啡店坐着。


看到楼下有本地年轻人凑在一起踢毽子。


各个身手不凡,那毽子可以从他们的任意身体部位乖乖弹开。
我看了很久。

临走那天,我们在先锋书店待了一个上午,三个人各看各的。


对了,古镇里的冰棒很好吃,纯牛奶制作,有的连外包装也没,用塑料袋包上十几根,是店家的家人们要一起吃的。


  柒  

因为疫情,来丽江的游客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好多餐厅由以往的需要排队变成需要拉客,开了各种特价套餐,纳西烤鱼38一套,土豆烧牦牛肉58一套,除了主菜,还包括两盅汽锅鸡,一盘蔬菜,一大盘纳西烤饼,两人根本吃不完。
有次我和我妈去吃烤鱼,有姑娘现场演唱,小哥两次来问我们好不好吃,要不要改进。
虽然前台写了“还价请撒娇”,我又一贯热衷于讨价还价,且擅长撒娇。今次却实在是撒不了这个娇。靠旅游业为生的人们太不容易了。
我和我妈吃啊吃,只吃掉了大鱼的一面,另一面只吃了一小块。

临走时,我专门把鱼翻到吃光了的那面。

“怎么了?”我妈问。

“怕小哥伤心,以为做得不好吃。”


特别推荐束河古镇的“吃货私房菜”,地道的湘菜,一道茶油黄焖鸡我们前后去吃了五次,那么辣,最后牵牛能配着米饭吃掉小半盘。



店里还有这碟免费送的腌辣椒,每天现拌,邦邦邦剁辣椒的声音就能引出人的口水,更别提那鲜辣爽口的滋味,夹一筷头就食欲全开。

我有两次去就是为了这个。



在荒野之国的旁边,有一家杨大哥烘焙,老板是台湾人,他们做面包不用酵母,用自己做的酵素,红豆糯米土司和南瓜糯米土司是我和牵牛的最爱,一点都不甜腻,就是扎扎实实的好口味,价格也很公道,第二天的面包打六折,第三天的就免费送了。在上海住了这么多年,还真没遇到这么好吃的面包,我们临上飞机前,还专门打车去买了带走。



  捌  


我之前写过一篇交朋友,说了自己每次参加牵牛的营地活动,都能交到好朋友的神奇缘分。我始终不觉得自己是“陪读”,更像是自己想去体验,顺便带着她一起。我们仨(包括我妈)都是享受、吸收的状态。

白天送完牵牛,我就到小阳台上听课看书,有时候弹尤克里里。我妈自己找块安静怡人的地儿练功。我们母女俩手挽手一起吃饭、闲逛、挑水果、砍价,互相试衣服给对方看,我给她买围巾和开衫,她给我买耳坠子和旗袍。我妈给我花钱真是比我自己要大方,有时候我都嫌贵走了,她又自己拐回店里给我买下来,惹得牵牛很不满:

“凭什么你想买什么你妈就说好,我想买什么我妈就在那叨叨叨叨。”

我心说我妈岂止是我想买什么都说好,我妈是我想做什么都说好。牵牛小朋友,你的妈妈还有很远的路要学习呐!


好久没有和妈妈这样长时间日日相伴了,往后回想起这段时间,一定觉得非常幸福。



这次我依然保持了因营结缘的幸运体质,认识的几位妈妈,有专门做蒙氏教育的,有丽江半土著,有传说中的包玉刚家长。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却有类似的教育理念。太喜欢这种破圈的交流,在流动、友善的关系中延展自身的体验,这大概是我最舒展的一种状态。



再次感谢我的小姑娘,小孩小孩,谢谢你这么些年带着我一起玩儿:)


咱明年,继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孩大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